
2009年的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天水市秦州區(qū)的賈家寺村,看望慰問因地震受災的群眾,指導災后重建工作。住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水干凈嗎?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一句句關切的問候,無不體現(xiàn)出把群眾當親人的真摯情感。11年時間過去了,賈家寺村也正和全國各地的貧困村一樣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今年72歲的李引生來說,2009年的6月8日是個此生難忘的大日子。受汶川地震影響,李引生家的土坯房被震成了危房,當時正在重建屋子的李引生,在自己家的院里見到了總書記。

11年過去,李引生已不再種地務農。家里的4畝耕地流轉給了村辦合作社,流轉費、分紅和每月210元的養(yǎng)老金及新農合醫(yī)保讓李引生離開土地的老年生活有了保障,周末還能與票友相約到公園唱上一嗓子。
村里環(huán)境變了,村民的發(fā)展信心也更強了。賈利強通過學習養(yǎng)殖,辦起了養(yǎng)豬場。從最初幾十頭慢慢擴大到如今400多頭的規(guī)模,不僅收入增加了,還在2017年獲得了甘肅省升級示范家庭農場的榮譽稱號。

名氣打響了,來求教問經的村民也多了。賈利強不藏私,只要對方肯學、肯吃苦,就給教。他還吸納經濟情況不好的村民進場務工,邊學技術、邊領工資,慢慢的,從他這里學成開辦養(yǎng)殖場的先后就有十來人,大伙的日子都紅火起來了。
如今,在水、電、路、網都齊全的基礎上,賈家寺村開始了村莊綠化工程,500余株側柏、香花槐將太陽能路燈掩映其中,2公里的北坪產業(yè)路正在修建中。在成為全鎮(zhèn)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同時,還先后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天水市的“文明村”。
甘肅臺報道
甘肅廣電總臺全媒體記者:王曉嵐 鄭軍 劉珊 寧永學 陳德強 朱夢瑩 藺燕萍 天水臺 姚祎 柴琪 王瑜琪 熊偉斌來源:甘肅廣電總臺·電視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