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把護士喻為“白衣天使”,來贊美她們純潔、善良、富有愛心;她們貼心服務(wù)、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就像是上帝差遣到人間的天使。然而,“白衣天使”只是一聲美稱,真實的護士沒有白衣飄飄的浪漫,她們的工作是辛苦與忙碌的。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護士是打針換藥的,很少人能有機會聚焦她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今天,就請跟隨我的鏡頭走進她們吧!本期人物劉愛珍,是清水縣人民醫(yī)院兒科的一名護士,從事護理工作有十幾年了。

早上7點30分,劉愛珍和同事們正抓緊時間做晨間護理。晨間護理要在清晨診療工作前完成,大家分組進行。晨間護理內(nèi)容很多,包括整理病床、清潔衛(wèi)生、觀察和了解患兒病情及夜間睡眠情況、提醒家屬開窗通風,保持病房空氣清新等等。

8點準時晨會交接班,接班護士認真聽取交班內(nèi)容,有不清楚的要提出疑問;護士長說明當天護理工作重點和注意事項。

床頭交接也是交接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能保證護理工作連續(xù)有效地進行。

交接完畢,主任帶隊查看新入院患兒。

主任提出查房建議,劉愛珍認真地做好記錄。

查房回來,劉愛珍進入配藥室開始配藥。配藥室嚴格無菌操作,所以我只能隔著窗看她們忙碌的身影。配藥前她們要仔細核對患兒身份、藥品名稱、用法、劑量等信息。

藥液配好后,需對藥液進行排氣。

扎針、換藥是護士最常見最繁重的工作之一。

劉愛珍正在給患兒扎針。

給嬰兒扎針,需要的不僅僅是手上“功夫”,更需要耐心溝通的能力。

中午來不及回家吃飯,劉愛珍將帶的飯菜放到微波爐里加熱簡單吃一點。

下午要進行操作考試,13點20分到場外等候,劉愛珍和幾個同事在一起商量,探討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大家排隊入場抽號,在等候時,劉愛珍溫習一下操作的流程。

參加考試的人都要抽號,來決定考試項目和考試順序。

劉愛珍抽的號數(shù)靠前,考試項目是電動吸痰。操作時3名考官當場評分,巡考監(jiān)督各個操作項目。

劉愛珍的操作非常精準、細致,手法嫻熟、表達流暢。

劉愛珍的操作考試完成,她得抓緊時間開始做“霧化”。

劉愛珍在做“霧化”的過程中幫助患兒排痰,同時也教給家屬排痰的手法。

同事向劉愛珍詢問操作考試的情況,她抽的號靠后,還沒輪到。

劉愛珍接診新病人。

劉愛珍向醫(yī)生報告情況,然后要給患兒安排床位、測體溫、稱體重、建病歷等。

劉愛珍為新入院患兒安排好床位,并將病床鋪好。

巡視病房,為新入院患兒家屬做健康宣教?梢哉f,護士的每一天都是平淡的,但她們卻在平淡中展示自己的責任。選擇了護士就等于選擇了奉獻,奉獻的除了自己的青春還有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照顧了病人,往往卻不能照顧到家人和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