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向西,《張家川人闖世界》的記者來到了青海西寧。青海有500多萬人口,其中回族人口近百萬。正值齋月,每日的開齋和禮拜都是回族同胞們的一次聚禮和功課。這是張家川回族小伙馬阿丹在西寧過的第16個齋月,16年來,這個80后小伙子憑著超乎同齡人的勇氣、執(zhí)著和應對特殊情況的應變能力,和親人創(chuàng)立、發(fā)展、壯大雅君食府,雅君羊羔肉已經成為青海餐飲業(yè)的一張名牌。
齋月,對于穆斯林群眾來說極為尊貴而圣潔,雖然岳父岳母此時正在云南,但是馬阿丹和妻子、孩子,以及其他長輩團坐在一起開齋,這也是難得的團聚了。

張家川80后小伙馬阿丹是這個西寧家庭的女婿,但現在卻是整個家庭的核心。
西寧市的金牌老店—雅君羊羔肉遠近聞名,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游完青海湖,看完塔爾寺,還要吃一吃雅君的羊羔肉”,雅君的招牌對于西寧人來說可謂是家喻戶曉。曾有近百位文化體育界的名人慕名前來品嘗,這讓馬阿丹倍感自豪。
“就像是這些我最喜歡,真正是中國的健兒,李小鵬、鄒凱,這些我都喜歡!蔽鲗幨醒啪惋嫹⻊沼邢薰究偨浝眈R阿丹說。
回族羊羔肉源于甘肅靖遠,馬阿丹曾在靖遠一家羊羔肉店幫過廚,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但他卻認定這是條致富的門路,開始刻苦研習羊羔肉的做法,并迎合當地人的口味,正式將羊羔肉帶入了西寧人的生活,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幾年。
“反復不斷試驗,也做過了好多次,做失敗,選不同的材料,調整搭配,做完自己嘗,嘗完大家嘗,這個東西大家才公認了!眲(chuàng)業(yè)路上的馬阿丹也經歷了許多失敗。
“青出于藍勝于藍,實話實說,我在甘肅靖遠吃過他們的羊羔肉,特色風味不比他們的差。” 在一旁吃飯的顧客這樣評價。
顧客的好評以及每天七八萬元的“流水”是對這家老店生意的最大肯定。如同其他從事餐飲的張家川人一樣,馬阿丹擅于將美食對人們的吸引發(fā)揮到極致。而對美食與文化相融合的大膽探索,讓他敢于投資800多萬,傾盡全部家資,升級店面,做到最好。
“你看這都是拆了過去大家庭的屋檐頭頭子,拿過來自己創(chuàng)造著做出這一種。這個板凳好像咱們小小的時候見過,那時候的老太爺坐過,看到這些東西能夠想起來家鄉(xiāng)。因為你現在講民族要有民族文化,國家也有國家的文化,這些大元素里,國家都在挖掘中國歷史的一些文化,何況一個企業(yè)沒有文化寸步難行。”馬阿丹用幾年時間大量收集各種古木家具、門窗及各色老式器皿、用具,花一年多的時間進行設計裝修,中式復古的裝飾風格讓中國古典文化氣息油然而生,讓人們在這里的美食之旅成為一次文化藝術的享受。
“一個是它的環(huán)境,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感覺,像家里的感覺,比較優(yōu)雅比較舒適的感覺,環(huán)境做得比較雅致,也符合它的名字,叫雅君,很點題!笔晨偷暮迷u也讓馬阿丹做起來更有信心。
如此精細、高雅、化腐朽為神奇的店面裝修放眼整個西北地區(qū)都獨具特色,誰也想不到這樣的手筆會出自一個來自偏遠山區(qū)且沒有什么文化的放羊娃。
絕對不服人,他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自己也能想到,再一個做的事情還要超越別人。馬阿丹憑著堅定的信念將生意越做越大。
為學本領,14歲的馬阿丹拉面拉到指關節(jié)變型,拉面生意不景氣時勇獻良策與老板轉型開辟西寧的第一家羊羔肉,餐館失火馬阿丹為救火差點丟掉性命,生意虧損時沒有棄老板而去。馬阿丹身上如金子般的可貴品質讓老板堅定不移的將女兒嫁給了他,成就了他美滿的婚姻。
經營家庭比經營事業(yè)更重要,這個家庭你要能經營好,事業(yè)你就能經營好。
“老大的方言名字叫乃哈尼,意思是天堂里的花,然后哈立德的意思是永恒長久的意思!瘪R阿丹的妻子馬倩將孩子的名字做了一番解釋。馬阿丹接過話茬,一生中最大的驕傲就這兩個娃娃上呢,我這么多年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還是為了給這兩個娃娃奮斗呢。
不懈的奮斗,十多年來,一個外來小伙在西寧站住腳、扎下根,和親人同心協力將一個百平方米的小店升級為一個2100多平米的名店,馬阿丹收獲了事業(yè)、愛情、家庭的成功。
“很高興的是馬阿丹能夠成為我們青海人的女婿,那我更為自豪驕傲的是我能成為我們甘肅張家川的媳婦!瘪R倩的話也讓馬阿丹臉上露出了羞澀的笑容。馬阿丹這只翱翔在青藏高原的雄鷹振翅高飛,正在籌劃在云南麗江開設一家新店,他要和相扶相助的家人一起,將雅君這個名牌飛揚在更為廣闊美麗的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