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連心 大愛隨地顯
——回族小伙馬建軍在湖北英山戰(zhàn)“疫”中竟展“靚”影

馬建軍,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張家川籍80后回族青年,是全縣十幾萬餐飲大軍中的普通一員。如今在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經(jīng)營一家餐館,一直以來生意還算紅紅火火。
1月27日,英山縣紅十字會剛發(fā)布《接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通告》,馬建軍就立即獻出愛心捐款1000元。
1月28日,馬建軍主動請纓,稱自己有19年大客車駕齡,申請加入紅十字志愿者。
2月25日,黃岡市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發(fā)布關于疫情防控表現(xiàn)突出的志愿服務團體和志愿者的通報表揚文件名單中,馬建軍名列其中。
……

當記者得知這一消息后,電話連線采訪了遠在英山縣的馬建軍。
馬建軍說,自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后,我一方面安慰著家人,一方面謀劃著能為我的第二故鄉(xiāng)英山縣做點什么,當?shù)弥⑸娇h紅十字會募捐的消息和人員緊張的情況后,我立即捐款1000元,然后就加入志愿者隊伍,盡一名復原軍人應盡的職責。雖然我是來英山的外來務工者,但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在大災大難面前,要沖在前面,干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抗擊疫情發(fā)光發(fā)熱,雖然勞累,但心里踏實。

“我當過兵,心里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軍人。現(xiàn)在雖然退役了,但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軍人的意志品格永遠在!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我絕不退縮!瘪R建軍堅定的說。時間飛逝,眨眼工夫,我離開部隊二十多年了。當兵,圓了自己一生的夢想,當兵的歷史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生命里,當兵的經(jīng)歷是我一生的財富,讓我收獲頗豐,到部隊養(yǎng)成了守時、守信、吃苦耐、勇敢正直的作風習慣,鍛造了我的綜合能力、體能素質等方方面面,我永遠感謝部隊對我的培養(yǎng)。
馬建軍妻子說,這么多年與他相處感到他特別勤快,待我和2個孩子很好,很顧家,為人忠厚。這幾年生活好了,手里的錢寬余了,他就每逢八一、中秋等節(jié)日,購買一些物資去慰問武警官兵、孤寡老人;邀請拾荒老人免費吃飯;主動打掃門店前街道衛(wèi)生;為店前公交車站的乘客兌換硬幣;有好幾次顧客吃完飯,將手機等物品遺拉在店里,他就主動幫忙送還……一件件、一個個事例展示了人性之美,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以來,英山縣紅十字會積極接受全國各地愛心人士捐贈物資和善款。為及時將受贈物資送往抗疫一線,馬建軍充分發(fā)揚退伍軍人甘于奉獻、不怕吃苦的精神,毫不猶豫地開出自己的車子,義務當起運輸員和搬運工,每天開車去郵政、順豐等物流點拉運物資,然后送往一線醫(yī)療單位,往返運輸20多次。期間,沒有搬運工,馬建軍就自己上;顧不上吃飯,他就來一桶方便面湊合。有好幾次,醫(yī)療防護物資到貨時間很晚,馬建軍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去。馬建軍搬運物資從不覺得累,他反而笑道,“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
當了解到紅十字會聯(lián)系的社區(qū)急需人手時,馬建軍又以黨員身份主動加入到社區(qū)服務黨員志愿者行列中。入戶排查、監(jiān)測登記、消毒消殺……他扎實做著一系列為民服務的工作。城區(qū)管控升級后,他又迅速變身快遞小哥和服務員,仔細登記居民生活物資采購需求并幫忙采購配送,他始終認為不管是做志愿者還是快遞小哥,只要能在疫情防控期間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老百姓安心待在家里,他就很滿足了。

“我很喜歡英山,通過這幾個年頭的打拼,感到這兒的人很實在,已經(jīng)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我想盡一份力讓英山早日恢復以往的熱鬧和生機。”馬建軍如是說。
與馬建軍聊天得知,他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接觸到餐飲行業(yè),認為市場前景好,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狀況,就下定決心,一門心思的搞餐飲,起初在西安學校開食堂當老板,后又經(jīng)朋友介紹發(fā)展到英山縣,幾年來感到餐飲生意不是很穩(wěn)定,有賠有賺,去年借助張家川縣上的創(chuàng)業(yè)貸款,年初將餐館裝修了一番,準備好好大干一場,誰料受一場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今年1月底關門至今。在眾志成城中,疫情終將過去,相信借助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日子會越來越好。

從獻愛心的退伍軍人,到抗疫一線的紅十字黨員志愿者,在抗擊疫情的志愿服務路上,回族小伙馬建軍“疫”路向前、逆向而行,他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但平凡之處顯珍貴,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志愿者的奉獻精神、退伍軍人的擔當精神和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使命。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