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奧運會男子雙人十米臺的比賽在水立方拉開戰(zhàn)幕。中國選手林躍和火亮發(fā)揮穩(wěn)定,為中國代表團拿下第七枚金牌。(搜狐體育 程宮/攝影)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下午14點30分,男子雙人10米跳臺的決賽將展開爭奪,在郭晶晶和吳敏霞取得“開門紅”后,林躍和火亮不負眾望,以468.18分的總成績獲得金牌,奪下中國代表團本屆奧運的第七金。德國組合薩·克萊因和搭檔帕·豪斯丁最后一刻反超俄羅斯組合獲得銀牌,他們的成績?yōu)?50.42分,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以總分450.26的成績獲得銅牌。
林躍和火亮在多哈亞運會奪冠后,兩人先后摘取世界杯、國際泳聯跳水大獎賽的金牌。在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上,林躍和火亮為中國跳水夢之 隊重新奪回失落了兩屆的男子雙人10米臺金牌。在今年2月“”第16屆跳水世界杯賽上,兩人聯手再次斬獲金牌。但兩人今年的狀態(tài)并非處于最佳,連續(xù)在跳水系列賽墨西哥站上和跳水大獎賽蒙特利爾站失手錯失金牌,但林躍和火亮擁有超強的實力作為保障,仍是該項比賽的最大熱門 。
盡管林躍/火亮是奪得了這個項目金牌的最大熱門,但這個項目上其他外國選手發(fā)揮的水準也著實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在男子雙人十米臺上的林躍和火亮第一大對手是來自俄羅斯的組合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來自澳大利亞的組合赫爾姆/紐貝里也不得不引起我們選手的高度重視,
此外德國選手薩·克萊因和搭檔帕·豪斯丁、英國組合托 馬斯·戴利/布·奧爾德里奇和美國組合芬楚姆與隊友戴·布迪亞同樣不容小覷。
在男子雙人3米板的比賽中,決賽每對選手共需完成6個動作,分別為2個規(guī)定動作以及4個自選動作。第一輪規(guī)定動作(向后跳水)的比賽參賽的八對選手難度系數均為2.0。中國組合林躍/火亮首輪第七個登場,在整套動作中兩個人起步異常同步,走板、起跳、入水動作完成的十分連貫,入水干凈利索,最后得到了接近滿分的57.0分。俄羅斯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最后一個出場亮相,兩人動作完成的異常優(yōu)美,最后得到了53.40分,首輪結束,林躍/火亮位列榜首,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緊隨其后位列第二,來自澳大利亞的組合赫爾姆/紐貝里與三對組合并列排在第三位。
第二輪的規(guī)定動作為向內跳水,英國組合托馬斯 戴利/布 奧爾德里奇發(fā)揮不錯得到50.40分,林躍/火亮第二個動作的向內跳水,起跳、翻騰、入水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得到59.40分,總分到達116.40分,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整套動作完成的異常出色,最后得到了56.40分,總分達到了109.80分,林躍/火亮繼續(xù)位列第一,俄羅斯組合暫列第二。
第三輪自選動作,德國選手薩克萊因和搭檔帕 豪斯丁的自選動作為向后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兩人入水水花控制的恰到好處,裁判給出了86.70分,總分到達190.86分,林躍/火亮同樣做向后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的動作,兩人配合的相當默契,瑕疵只是同步性稍有有點不足,但入水水花效果控制的相當好 ,最后得到了89.76的高分,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壓軸出場,做相同的動作,兩人發(fā)揮十分穩(wěn)定,入水水花控 制的也十分好,同步性也是齊整如一,最后得到了86.70分,三輪結束中國組合以206.16的總分繼續(xù)盤踞榜首,俄羅斯搭檔以196.50仍居第二。
第四輪林躍/火亮的自選動作為407C,兩個人的配合幾乎無懈可擊,走板、起跳、打開、入水均控制的恰當好處,裁判打出了86.40分的高分, 全場一片歡呼,兩人總分已經到達292.56分,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出場,兩人配合的相當默契,瑕疵只是同步性稍有有點不足,但入水水花效果控制的相當好 ,最后得到了88.32的高分,四輪戰(zhàn)罷,林躍/火亮繼續(xù)高居榜首,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以284.82分名列第二。
第五輪林躍/火亮的自選動作為反身翻騰三周半抱膝,,整套動作完成的干凈利落,起跳高度十分的高,而且整套動作整齊劃一,最后取得了86.70分,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出場做相同的動作,結果出現重大失誤,最后僅僅得到70.38分,五輪結束,林躍/火亮領先優(yōu)勢已經擴大至26.6分,距離金牌已經十分的近,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以355.20的總分位列第二。
最后一輪,德國選手薩·克萊因和搭檔帕·豪斯丁選擇了5255B的動作,整套動作完成的十分出色最后得到了96.90分,最終得分得到了450.42 分,林躍/火亮最后一跳為5255B,兩個人的配合的十分默契,走板、起跳、打開、入水均控制的恰當好處,裁判打出了分的高分,全場一片歡呼,總分到達468.18獲得冠軍,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兩人發(fā)揮十分穩(wěn)定,入水水花控制的也不錯,最后總分得到445.26分,德國選手薩·克萊因和搭檔帕·豪斯丁反超俄羅斯組合獲得銀牌,加爾佩林/多布羅斯科克獲得銅牌。(柳成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