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題:偏執(zhí)與偏見對中歐合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新華社記者韓冰 韓梁
歐洲議會20日通過決議稱,在中方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等實施的反制裁之前,將“凍結”關于批準中歐投資協(xié)定的有關討論。如此偏執(zhí)與偏見,對中歐合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樣的決議不公平、不公正。歐方拿中方制裁說事,但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歐方先罔顧事實,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而所謂新疆人權問題,本就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謬論,已在全球范圍內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戳穿。中方實施反制裁,是對歐方搞制裁對抗作出的正當回應。歐方無理制裁,導致當前中歐關系出現(xiàn)困難,這是中方不愿看到的,責任不在中方,希望歐方認真反思。
這樣的決議不明智,不理智。中歐投資協(xié)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xié)定,并不是誰對誰的恩賜。其本質是互利互惠,有利于中國,有利于歐盟,有利于世界。去年底相關談判如期完成以來,各方普遍認為,這份“里程碑”式的協(xié)定將深化中歐雙邊經貿合作,開啟中歐伙伴關系新時代。如今,全球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經濟亟待復蘇,歐方應和中方共同推動協(xié)定早日生效,造福雙方人民,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寶貴“正能量”。當此之時,在中歐投資協(xié)定問題上搞政治操弄,尤其缺乏理性。
對于中歐合作,始終要看大局、看大勢。自1975年建交以來,中歐關系曾面臨各種挑戰(zhàn),一路坎坷,但最終還是邁過障礙,不斷向前發(fā)展。去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國躍居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的生效,為雙方合作注入新動力、提供新平臺。事實一再證明,險灘和礁石阻擋不了奔騰入海的河流。制裁對抗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也不是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相處之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
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唯有合作,才能共贏。和中國相處,應有遠見,不抱偏見;應相互尊重,不居高臨下;應實事求是,不顛倒黑白;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不黨同伐異、搞“小圈子”。
解鈴還須系鈴人,歐方應該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放棄對抗性做法,通過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歐關系克服當前的困難,重回對話合作的正確軌道。中方始終抱有誠意促進雙方合作,希望歐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少一些情緒宣泄,多一些理性思考,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