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行政院長”林全(資料圖,來自臺灣“中央社”)
綜合臺媒報道,臺“監(jiān)察院”6日表示,經調查發(fā)現(xiàn),截至2015年底,臺當局及各縣市累計債務余額高達6兆220億元(新臺幣,下同,1兆等于1萬億,約合12454億人民幣),隱藏債務余額18兆元,目前臺當局累積債務5兆余元需花87.9年才能還清,促請“行政院”重視并檢討。
臺“監(jiān)察院”表示,臺灣逐年產生財政預算赤字,導致公共債務金額逐漸增加,不僅當局舉債瀕臨法定上限,各縣市更是財政收支長期失調,債務負擔沉重。
“監(jiān)察委員”李月德等人組成項目小組,歷經1年調查后,6日由“財政及經濟委員會”會議審查通過調查報告,要求“行政院”重視財政問題并積極檢討相關缺失。
臺當局負債5萬億 需87.9年還請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監(jiān)察院”調查發(fā)現(xiàn),截至2015年底,臺當局及各縣市累計債務余額高達6兆220億元,臺當局2016年度預估收支差短較2015年度擴大至1536億元。在不增加舉債、不考慮利息前提下,以2001年度至2015年度還款進度推算,目前當局所累積的5兆2769億元債務約需87.9年才能還清,而且還不包括17兆7400余億元的潛藏負債。
臺“監(jiān)察院”表示,據臺“財政部”統(tǒng)計,2015年平均每人負債23.2萬元,如計算“平均每人負擔的潛藏負債”,金額高達75.5萬元,超過23.2萬元的3倍。
調查報告指出,法律義務支出逐年攀升,至2014年度高達支出比例的70%,已形成財政僵化。另依特別條例規(guī)定,特別預算不受“預算法”不得充作經常支出、不得流用、可流用比例限制及“公共債務法”年度舉債額度的限制。經統(tǒng)計近10年來(1996至2015年)依據特別條例而編列的特別預算高達1兆3810億元,一年支出執(zhí)行總額達1兆1876億余元,其中逾96%(1兆1461億余元)以舉債應對,導致財政紀律不彰、債務高漲,更影響世代公平。
調查報告表示,臺當局1996至2015年以來,釋股(減持股票——觀察者網注)收入預算累計共編列1181億余元,其中執(zhí)行率僅5%,注銷比例高達55%,尚待執(zhí)行部分仍有40%。為求慎重,“監(jiān)察院”特別舉行咨詢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嚴正表示,釋股收入已成為臺灣財政最獨特的毒瘤,已編列釋股收入并未實現(xiàn),虛的收入懸在那里,但支出都用掉了。
“監(jiān)委”表示,保留至2015年度繼續(xù)執(zhí)行釋股預算達2764億余元,巨額未實現(xiàn)的釋股收入,保留多年仍無進展,“行政院”應檢討。
高雄市負債最高 平均每人9.16萬
調查報告指出,政府租稅負擔率偏低,穩(wěn)定性財政收入來源已受局限,近年來政府施行減稅措施,估計稅收損失高達2715余億元。
至于各縣市財政部分,“監(jiān)委”表示,各縣市財政普遍存在自有財源比例過低,過度仰賴當局補助收入挹注情形。以2015年各縣市公共債務未償余額計算平均每位市(縣)民負擔債務,“直轄市”部分以高雄市平均每位市民負債9.16萬元最高,縣(市)以苗栗縣平均每位民眾負債6.96萬元最高。
“監(jiān)委”表示,縣市各項支出近年來不斷攀升,應考慮檢討各項支出的必要性(如煙火節(jié)、燈會等),避免浮濫開銷而拖垮財政。
調查報告指出,部分地方政府舉借債務超限或達預警標準。雖然依據規(guī)定制定債務改善計劃及時間表,然而因規(guī)劃和后續(xù)執(zhí)行情形不能完全確實,改善情形不如預期。以宜蘭縣為例,修正償債計劃將時間延后,還需要再經過13年時間才能有機會符合債限規(guī)定。苗栗縣自2013年9月起就未能依據核定的償債計劃執(zhí)行,計劃猶如空言,到2015年5月仍未能再提報可行之償債計劃,持續(xù)違反法定債限規(guī)定,而政府竟束手無策。
潛藏負債約18萬億 勞保占一半
據臺灣《聯(lián)合報》5日消息,“臺灣年金改革委員會”今日(7日)將召開第三次會議,聚焦在財政議題。臺灣“財政部公庫署當前財政狀況”報告提早出爐,報告指出,各級政府潛藏負債約18兆元。
據報道,各項年金保險中,以勞保潛藏負債最大,超8.9兆元;公務員新舊制合計近8兆元潛藏負債;而目前繳費比例偏低的民眾年金保險亦有近5000億元負債。
各項年金保險中,以勞保潛藏負債最多,超8.9兆元
臺“財政部”指出,潛藏負債屬當局未來應負擔的法定給付義務,或屬未來社會給付事項,在各年金或保險財務逐步失衡情況下,當局須負最后支付責任,勢將加重財政負擔。
臺“財政部”報告指出,財政收入增長難,而臺當局每年財政支出規(guī)模近2兆,自2012年起,各年度法律義務支出均逾1.3兆元,占總預算支出比例近七成,導致新興政治事務可用資源相對不足,難以開辦新政事。
值得注意的是,臺“財政部”指出,每年要融資約2000多億元彌補預算缺口,致使債務逐年累積,2016年債務未償余額已超5.4兆元,占前三年度GDP平均比例的34.2%,距離債務限度40.6%僅差6.4個百分點,約1兆元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