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集中展示近年來秦安縣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年初縣文明委在全縣范圍內(nèi)組織開展了第二屆道德模范的推薦評選工作。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縣直各牽頭單位和廣大群眾共提名推薦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五類人選44名,經(jīng)過事跡初審、組織評委投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確定15名同志為秦安縣第二屆道德模范候選人,現(xiàn)將這15名同志的事跡陸續(xù)進行展播,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和廣大群眾的意見。
【秦安縣第二屆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展播】之十二:
愛無言 孝無邊
——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劉芳香

“他是我們村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孝順媳婦!這么多年來,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直至逝世,又悉心照顧公公,她是我們村孝敬老人的典型代表,很值得我們學習!”近日,記者在魏店鄉(xiāng)化洼村采訪時,說起劉芳香孝敬老人的事,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孝敬老人天經(jīng)地義,我希望自己的孝心能讓老人們在晚年生活得幸?鞓。”這是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劉芳香的心里話。

二十年前,年僅20出頭的劉芳香,嫁到了化洼村,丈夫沒有上過學,只能靠務農(nóng)來養(yǎng)家糊口,生活條件十分困難,但同樣貧困家庭出身的劉芳香,從小不怕吃苦受累,勇敢地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公公、婆婆積勞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伺候公婆、料理家務的重擔就落到了她的肩上。當時生活很困難,劉芳香要一邊干活,一邊料理家務,還要精心照顧常年患病的公婆。婆婆常年腸胃不好,劉芳香就自己省吃儉用省下錢來調(diào)理好婆婆的飲食,常常是全家吃過后她再吃,當有人說她傻時,她總是質(zhì)樸地回到:“我不懂啥大道理,但是老人養(yǎng)育我們不容易,這個我懂。”

2004年冬天,劉芳香的婆婆得了重病,家里除了種糧之外,又無其它經(jīng)濟收入,當時還沒有農(nóng)村新型合作醫(yī)療,面對25000元的高昂手術費,丈夫無奈地表示無能為力,但認準道理不回頭的劉芳香,硬是在丈夫和公公選擇放棄治療以后,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變賣,又四處向親戚鄰居籌借,才湊足了25000元的手術費,將婆婆送進了醫(yī)院,但是由于婆婆的癌癥已到晚期,最后還是在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離開了人世。面對撒手人寰的婆婆,劉芳香悲痛欲絕,怪自己沒有好好地照顧婆婆,當時的一幕,至今清晰地留在全村人的心中。

婆婆去世以后,劉芳香對公公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總是讓公公先吃,公公喜歡秦腔,凡是有秦腔節(jié)目的日子,家里的電視節(jié)目總會第一時間切換。有人說,劉芳香是一時熱火,這種表現(xiàn)堅持不了幾天,可是她不但堅持了下來,而且這一堅持就是七年。談起自己的兒媳婦,劉芳香的公公總是說,這是自家?guī)资佬迊淼母,自己雖然七十多歲了,可這十幾年來,才知道了什么叫幸福。

面對別人的夸獎,劉芳香總是說:“這是自己的責任”。她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