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傅勇濤 獲譽「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從事航天育種近10 年的甘肅天水綠鵬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負責人包文生,組織技術人員選育6000 多份太空誘變的農作物種質材料,育成辣椒、茄子等13 個航天蔬菜新品種,在25 個省區(qū)市累計推廣68 萬畝,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30 年來包文生一直從事農業(yè)科技研究與技術推廣,以此來幫助農民增收。他說: 「1979年,我在甘肅天水市武山縣科委工作。那一年,我和農民一起建成了天水市第一個塑料大棚。這個只有4 分地的大棚讓當?shù)剞r民異常欣喜,因為它讓每年3 月上市的韮菜提前到1 月。
而到1992 年,武山縣的三層塑料大棚已經(jīng)推廣到7900 畝,僅這一項就增加農業(yè)產值1.2 億元!沽硗,現(xiàn)在承擔的國家科技部「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航天辣椒新品種試驗示范一項,在甘肅及周邊省區(qū)推廣了11.2 萬畝,助農民增收8500 萬元。

兄弟加朋友的合作
據(jù)記者了解,從2001 年開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天水綠鵬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開始了「兄弟加朋友」式的合作。雖三家合作單位共享知識產權,但分工卻很明確。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負責對農作物品種進行高科技生物技術的檢驗、檢測及選育方案制定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農作物品種搭載及空間誘變環(huán)境研究,綠鵬公司則進行品種選育、試驗、示范與制種推廣工作。其間先后有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國際宇航科學院的6 位院士在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參與了選育、測評、鑒定工作,而且每年都有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來「基地」參與育種工作,院企合作、產學研結合之花在這里盛開。
推廣種植面積68 萬畝
「我們選育出的太空蔬菜產量高、質量優(yōu)、抗性強、適宜范圍廣。事實證明,空間誘變育種能明顯加快育種進度,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益,是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將對農民致富、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航天搭載,太空誘變的農作物種子變異率一般為3%,變異率的品種主要以草花、黃瓜、辣椒、番茄為主,而糧油品種變異率較小,花卉品種的變異主要是株形、葉片、花色!拱纳麻L如數(shù)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著。
據(jù)包文生介紹,目前,「基地」培育成的航天辣椒新品種已經(jīng)完成了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全面進入產業(yè)化生產階段。截至2008年10 月,在浙江、四川、黑龍江、陜西、新疆等25個省區(qū)累計推廣種植面積68 萬畝,每畝產值約4000元,可實現(xiàn)農業(yè)增加值3 億多元!富亍购教旆N質材料豐富,每年都有2 到4 個航天蔬菜新品種培育成功。
去年以來,生產航天蔬菜種子和太空花卉的收入就達700 多萬元。

仙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