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圖:天水在線)

新華網蘭州6月22日電(記者王衡)6月22日,天水伏羲廟,龍旗飄揚。廟前廣場,近萬人整裝列陣,神情莊嚴。
。箷r50分,古樂悠揚,鐘鼓齊鳴,2009(己丑)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儀式,正式開始。
伏羲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誕生地就在今天的 甘肅省天水市,天水也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稱。
祭祀伏羲是天水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習俗。1988年,天水市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2005年,甘肅省將公祭伏羲大典升格為省級公祭,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奠活動入選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羲皇吾祖,龍脈綿延。海國陸疆,氣象萬千……”濃濃古意的祭文在空中回蕩。祭文由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周宜興宣讀。其后,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內外的華人列隊,踏著紅地毯,穿過古木參天的院落,向廟內的伏羲像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
整個祭祀儀式隆重而簡短。由于受“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肅省政府暫停了去年和今年的省級公祭。但為了保持祭祀伏羲活動的連續(xù)性,全國性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主辦了今年的祭祀儀式,性質由官方公祭變?yōu)槊耖g祭祀。
“今年以來,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接到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舉辦祭祀伏羲活動!碧焖形麄鞑坎块L、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孫周秦說,22日參加祭祀儀式的臺灣同胞共有44人,由臺灣中華伏羲協(xié)會理事長、中華統(tǒng)一促進黨主席張馥堂帶隊前來。
祭祀儀式結束后,天水還將舉行“伏羲文化與中華智慧”論壇,來自海內外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及企業(yè)家將交流伏羲文化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