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手捧起文明
——天水市財政局創(chuàng)城志愿者服務活動見聞

今秋國慶假日的天水,南北兩山云霧繚繞,山頭寶塔若隱若現,空氣溫潤潮濕,展現出一幅“隴上小江南”的如詩畫卷。漫 步街頭,街道兩邊的五星紅旗烘托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紅馬甲”是我們一道靚麗的“天水紅” 。 自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以來,每位走上街頭的市民都會由衷的感慨,天水的街道確實比原來干凈了、“牛皮癬”小廣告沒有了、車輛擺放整齊了、人們 出行更加有序了.......。不得不說這座城和這里的人在悄然發(fā) 生著變化。

但一些陋習,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每天還在天水的大街小巷上演,真可謂積習難改。天水市財政局的志愿者們在 “包街 ”路段合作北路,每天都能撿回來三四十個煙頭,每天撿、每天有,撿過一遍、第二遍去撿還會有。我們無法揣測到煙民們?yōu)t灑一丟 時的心理活動,大街小巷的“紅馬甲”,是他們看不到志愿者上 街打掃衛(wèi)生的身影?還是無視他們的勞動成果?還是心靈已經麻木到渾然不覺中隨手就扔了?城市是文明的載體,而人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有這樣一幕場景, 很遺憾當時還有拍下來,有一天,市財政局志愿者王鑫去合作北路開展服務活動,他看到一男子正準備把煙頭往剛打掃完的馬路上扔時,急忙上前一步,捧出雙手說:“你把煙頭扔我手里吧”。那男子手停在空中,怔了好幾秒,很是驚訝,回過神后轉身走了幾步,很不好意思的把煙頭扔到了志愿者的簸箕里。這一小小的舉動,我們相信一定會喚醒這名男子的文明記憶; 而這個小故事,也一定會觸及到這座城市每個人的心靈。 諾曼·卡曾斯在《人類的抉擇》 中寫道:“文明的最高表達方式并非藝術,而是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的,并相互給予對方的高度溫 柔體貼之情”。

其實,創(chuàng)城不僅僅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也是在共建我們的文明家園。當我們伸出謙卑的雙手,接住即將掉落的一個煙頭時, 我們捧起的是文明。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