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屆聯合國大會將于9月1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并于24日起舉行一般性辯論,期間還將舉行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峰會等高級別會議。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率團出席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并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出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峰會。屆時還將舉行一系列多、雙邊活動。王毅國務委員將全面介紹新中國70年走過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闡述中國外交政策及對當前國際形勢、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的基本主張,表明中國對多邊主義和聯合國的堅定支持,推動中國同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問:你剛才發(fā)布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出席第74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消息,能否介紹更多情況?王毅國務委員出席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期間,將參加哪些多邊活動和雙邊會見?
答: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為各國探討關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重大問題提供了重要契機。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中國將繼續(xù)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與會期間,王毅國務委員將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fā)言,并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出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峰會,他還將主持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外長同聯合國秘書長會晤、中國同安理會非洲成員國外長會、文明古國論壇外長會、中國—拉共體“四駕馬車”外長對話。王毅國務委員還將集體會見海合會“三駕馬車”外長,出席安理會公開會、金磚國家外長會晤、《日內瓦公約》簽署70周年紀念活動等,同聯合國秘書長、第74屆聯大主席及幾十個國家代表團團長或外長舉行雙邊會見以及出席在聯合國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圖片展開幕式。我們希望通過上述活動,進一步加強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對話與合作,共同推動解決國際和地區(qū)熱點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問:據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日前表示,將在組建新政府后宣布對約旦河谷和死海北部行使主權。如果能得到以公民授權,他將在選舉后立即著手此事。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表示,如果內繼續(xù)推行其計劃,所有與以方達成的協議都將被取消。沙特、約旦、阿聯酋、阿盟等表示譴責,國際社會對此普遍感到憂慮。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反對任何可能導致巴以矛盾激化的單邊行動,我們呼吁以方謹慎行事,避免加劇地區(qū)局勢緊張動蕩,切實維護中東和平進程基礎。
問:美國官員稱伊朗應對沙特石油設施遭遇襲擊負責。中方認為是否有這種可能?
答: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在沒有調查得出確鑿結論的情況下就斷定誰應負責任,這可能不太負責任。中方的立場是,我們反對任何擴大和激化沖突的做法,呼吁有關方面避免采取導致地區(qū)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希望各方保持克制,共同維護好中東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
問:據報道,日前美助理國務卿福特在演講中表示,美國政府正制定“全政府”措施,應對中國給美及盟友造成的安全挑戰(zhàn)。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有關演講罔顧事實,肆意抹黑、歪曲中國的內外政策,鼓噪煽動“中國威脅”,充分暴露出美國內一些人頑固抱持冷戰(zhàn)零和思維。這是十分危險的。
事實勝于雄辯,公道自在人心。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中國的發(fā)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不是任何國家、任何人能夠詆毀的。
我們敦促美方有關人士摒棄冷戰(zhàn)零和思維,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多把精力放在推動中美互利合作上,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問: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俄《勞動報》采訪時稱,俄中兩國外交部早已形成了富有建設性、相互信任的同志式關系,這使我們能夠高質高效地完成兩國元首交辦的各項工作。我們兩國建立了如此緊密堅實的國際戰(zhàn)略協作架構,任何第三方即使想在俄中之間“打楔子”,他們也會發(fā)現無處下手,也根本打不進去。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高度贊賞拉夫羅夫外長對中俄關系所作的積極明確表態(tài)。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來,中俄關系發(fā)展經受住了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從“面向21世紀的中俄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到“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再到“新時代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中俄關系始終保持高水平運行,而且還在不斷邁上新的、更高的臺階,成為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的新型大國關系典范,也成為世界上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zhàn)略價值最高的一對大國關系。
有人可能不希望看到中俄關系這么好,千方百計想要挑撥離間,但他們恐怕要失望了。正如拉夫羅夫外長所說,中俄已經是非常緊密堅實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任何想挑撥離間、破壞中俄關系的企圖都不會得逞。
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今天李克強總理已經啟程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并將同梅德韋杰夫總理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這是今年6月份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成功進行國事訪問之后,雙方又一次重要高層交往,也是兩國建交70周年之際舉行的一次重要會晤。正如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前夕接受俄羅斯塔斯社采訪時所指出的,70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點。我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必將取得更多新成果,為兩國各自發(fā)展振興和世界繁榮安寧作出更大貢獻。

問:香港活動人士黃之鋒呼吁美國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加入人權條款,并尋求美方對香港民主活動的支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你提到的這個人,他身為中國人,卻到處去乞求外國干預中國內部事務。對于這種人,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fā)言人已經給出了明確定性,我想他是沒有什么資格來對中美關系相關問題說三道四的。中方在涉港以及中美經貿磋商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只想再次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政府、任何外國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預。那些反中亂港、挾洋自重的言行和圖謀最終都不會得逞,都是注定要失敗的,都是自討沒趣。
問:據報道,11日,美國務院發(fā)表聲明稱,應委內瑞拉“臨時政府”請求,美同委“臨時政府”及其他10個國家一同針對委啟動了《美洲國家間互助條約》。有媒體分析稱,這為對委“軍事干預”選項創(chuàng)造了可能。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中方堅持維護《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應由委內瑞拉朝野在憲法框架內通過包容性政治對話協商解決,反對以任何借口干涉委內瑞拉內政或進行軍事干預。我們強烈呼吁有關各方著眼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發(fā)展大局及委內瑞拉人民根本利益,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在國際法框架內積極勸和促談,推動委問題早日找到政治解決方案。
問: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多名官員針對華為在世界各國進行游說。12日,美國國務院助卿幫辦斯特雷耶稱,他與美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訪問沙特、阿聯酋和巴林期間,再次談及有關華為5G網絡安全風險問題,表示美方要確保網絡框架安全,就必須將華為排除在5G網絡之外。我們注意到《南華早報》剛剛援引彭博社的報道,美國半導體行業(yè)協會11日致函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希望美商務部立即采取行動,批準向華為公司銷售產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一段時間來,美方不但自己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中國企業(yè),而且滿世界煽風點火,對中國的企業(yè)進行抹黑攻擊。這種行為違反基本的市場精神和國際規(guī)則,非常不光彩、也非常不道德。
美方炮制和散播華為5G網絡安全威脅,但從未拿出過任何證據。就在不久前,CN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問一位美方官員,是否有華為的明確證據時,這位高官說:“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組織、任何一個公司和任何一個人能夠拿出任何證據證明華為對其構成威脅。今年5月,德國《每日鏡報》報道稱,經過多年審查,英國政府、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及歐盟委員會等機構都沒有發(fā)現華為存在明顯后門,但美國思科設備存在安全漏洞,自2013年起已有10起“后門”事件。早在2014年,蘋果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可通過蘋果手機系統(tǒng)后門提取手機用戶的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個人數據。去年,“臉書”公司被曝出該公司的用戶帳號都有后門。根據“棱鏡門”事件曝光的情況,在美國情報部門面前,美國人的通話、通信、文件、語音等數據幾乎沒有個人隱私可言。另外,有35個國家,包括美國曾經一度最親密的盟友國家領導人的通話也遭到了竊聽,有的甚至長達10年之久。而協助實施這些竊聽、監(jiān)控的,根據公開報道來看,正是美國的思科和蘋果等美國企業(yè)。
這些都是公開的事實。我想,如果不帶任何偏見,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想確保網絡安全,那么應當防備的不是中國的華為,而恰恰是美國的思科和蘋果。華為負責人已在各種場合多次就安全問題作出公開澄清和承諾,美方是否也可以作出同樣的澄清和承諾呢?!
我想指出,供應鏈安全問題在信息通信技術發(fā)展和迭代演進過程中始終存在,并不是5G或某家公司獨有的新問題。我們堅決反對人為制造所謂“華為5G安全”問題,堅決反對濫用“國家安全”理由限制中國企業(yè)開展正常信息通信技術發(fā)展與合作。我們主張,各國應在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前提下,就真正的供應鏈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可行建議,共同保障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安全。
問:一些香港示威者周日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前游行,呼吁英方采取更多措施保護香港人,比如給予他們英國國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對于過去兩天發(fā)生在香港的事情,特區(qū)政府已作出了回應。我想說,這些人去英國駐港總領館面前,要求獲得英國公民資格,我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國人。身為中國人,這樣去乞討外國的干預,我覺得是非常令人不齒的,絕對不是什么可以引以為榮的事情。
之前我的同事已就相關問題表明了立場。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凡具有中國血統(tǒng)的香港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國領土(含香港者),以及其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guī)定的具有中國國籍的條件者,都是中國公民。所有香港中國同胞,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還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都是中國公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