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是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是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近期,我市各縣區(qū)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廣泛凝心聚力,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
清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

連日來,清水縣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基地打造成學習黨史的重要陣地,充分發(fā)揮鄉(xiāng)村人才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踴躍參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一是開展蒲公英播報“播”黨史活動。充分發(fā)揮蒲公英播報平臺的作用,通過電視、微信公眾號、村文明實踐站廣播等平臺,利用群眾閑暇時段,定時播放黨史宣傳音頻,使群眾能夠在茶余飯后聽黨史、學黨史。

二是開展黨員干部“講”黨史活動?h級領導、黨校講師、退休黨員干部作為黨史教育宣講的主講人,堅持深入到鄉(xiāng)村,通過文明實踐所站陣地講、田間地頭講、農戶家中講等多種方式,將中國共產黨黨史講進干部群眾的思想中去。
三是開展文化人才“送”金句活動。各文明實踐所站組織了一批書法和繪畫人才,將整理的黨史金句,繪制成書法和繪畫作品,發(fā)放到鄉(xiāng)村干部和群眾手中,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身邊。
四是開展文藝能人“演”事跡活動。各村文明實踐站的文藝能人,收集整理了一些黨史中的感人事跡,編排成文藝節(jié)目和朗誦詩篇,在村文化廣場表演。遠門鎮(zhèn)單魏村“一塊紅色的大青磚”的故事,讓王學奎烈士的事跡在群眾間口口相傳。各學校文明實踐站在清明節(jié)等我們的節(jié)日期間,利用主題隊會、班會等,播放紅色電影,教育引導學生學習黨史,銘記先烈。

五是開展鄉(xiāng)土人才“唱”黨史活動。部分村實踐站的鄉(xiāng)土人才,將黨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時間節(jié)點編排成快板、小曲,用說唱的形式在群眾中廣泛傳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于生活當中。
六是開展教師學生“研”黨史活動。各學校文明實踐站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載體,以“研”促學,在師生中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軒轅小學文明實踐站開展以“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紅色文化連片教研活動,結合思政課、音樂課、美術課等,將紅色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fā)展。
七是開展干部群眾“比”知識活動。永清鎮(zhèn)文明實踐所站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通過開展“學黨史憶崢嶸歲月、悟思想守奮斗初心”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活動,讓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加深黨史知識學習,以賽促學,引導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激發(fā)持續(xù)奮進的精神力量;縣融媒體中心開設黨史學習競賽平臺,以線上有獎競賽的活動方式,吸引干部群眾在比中學,在賽中懂,加深黨史學習教育,牢記初心使命,持續(xù)拼搏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