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路上的最美女支書
——記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致富帶頭人王曉飛
“我在遙遠的他鄉(xiāng)異地,真誠地向您致以良好的祝愿和真摯的感謝。村級換屆選舉大會上,您被全村人推選為我村的支部書記,經過您的艱苦努力,我們村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感謝您愿意背起我們村這個大包袱……”這是遠在新疆工作的秦安縣王鋪鎮(zhèn)師山村村民李進子寫給他們村黨支部書記王曉飛的一封感謝信。
脫貧路上的“領路人”
12月初,當記者來到師山村時,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曉飛正和幾個村民給村上安裝幫扶單位捐助的太陽能路燈,她一會兒抬電桿,一會兒上螺絲,干起活來麻利、潑辣,一點不比男同志差,從她身上體現了一種堅韌、樂觀、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就是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使她帶領822名村民,讓原本有名的落后村變成了今天村容整潔、產業(yè)發(fā)展、煥然一新的美麗村莊。
“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信任最寶貴,能帶領群眾脫貧是最光榮的事。”王曉飛說。
師山村位于王鋪鎮(zhèn)東南部,距縣城50公里,轄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334畝,共有178戶822人,是全鎮(zhèn)11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3戶537人,現有44戶貧困戶。
王曉飛自擔任師山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牢固樹立“百姓要脫貧黨建必先行”的工作理念,充分發(fā)揮黨組織“主心骨”作用,推動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yōu)勢,帶領全村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真正實現黨建扶貧“雙推進”。
黨員群眾的“貼心人”
“村民選曉飛當村支書算是選對了,她當選后,我們村的道路硬化了,一些危房也改造了,產業(yè)路也修通了,村容村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闭f起村支書王曉飛,1976年入黨的老黨員、今年65歲的李慶娃老人不停地夸獎著。
王曉飛自擔任村支書以來,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意識,面對師山村組織活動場所破舊的實際情況,她多方爭取資金,修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文化廣場,全面改善了辦公條件,方便了黨員群眾辦事,為文化活動開展提供了場所;村民們的大小事務,如合作醫(yī)療的報銷、轉戶口、孩子上學等,她都會竭盡全力地去幫忙。面對今年7月份遭遇多輪強降雨帶來的災害,她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沖鋒在最前線,查隱患、排險情、修道路,轉移安置房屋不安全群眾,維修損壞道路10余處,清理淤泥30余方。
根據全村黨員實際情況,王曉飛積極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先富帶后富,黨員幫群眾”活動,引領黨員群眾爭當結對幫扶的“引路者”和脫貧攻堅的“排頭兵”。全村25名黨員和致富帶頭人與57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30戶貧困戶順利脫貧,成為村民們一致公認的好書記。
“她很踏實,在給老百姓辦事情,我們都相信她!70歲的五保戶李虎林老人說。
富民產業(yè)的“帶頭人”
面對全村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單一、群眾觀念傳統(tǒng)的實際現狀,王曉飛邀請果樹栽植“土專家”“田秀才”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戶培訓花椒栽植技術。她還帶領村“兩委”班子深入群眾家中做思想工作,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大力發(fā)展花椒產業(yè),與鎮(zhèn)政府和縣林業(yè)、扶貧等單位聯系,為村民免費提供花椒樹苗和地膜、化肥等,全村共栽植花椒800余畝。
王曉飛還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深入村組農戶,與貧困戶面對面分析致貧原因,制訂完善“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按期高質量制訂完成65戶貧困戶“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精準對接“六大產業(yè)”脫貧路徑,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落實,對65戶貧困戶的68萬元到戶產業(yè)收益資金,投入到秦安縣全祥果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拓寬貧困群眾收入渠道,促進貧困群眾持續(xù)增收;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投工投勞,先后修建產業(yè)路5公里,硬化邊溝渠1.5公里,硬化小巷道2200平方米,修建便橋2座,安裝路燈60盞,建成垃圾點3個,村內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全村產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這兩年,我們村整潔了,村民富裕了,鄉(xiāng)風文明了,村里大變了樣,這都是王書記的功勞!苯衲陝傉糌毨裘弊拥拇迕窭畲f。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村支書,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第一要務,自己啥都不圖,就是想為村里多做點事情,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王曉飛說。